第23章 文王夜梦飞熊兆(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樵夫回答说:“古时候的人,高贵的人,圣人和贤人,他们胸中藏着万斛珠玑,腹中隐着无边锦绣。就像风后、老彭、傅说、常桑、伊尹这些人一样,他们都有自己的称号。你虽然也有一个称号,但是名不符实,所以我才会笑了。我经常看到您坐在绿柳边上垂钓,没有其他的营运,就像守株待兔一般,只是看着清波流淌而已,并没有什么高明的见识。那么您为什么还有一个道号呢?”
武吉说完之后,却将溪边的钓竿拿起,见在线上敲一针而没有弯曲。樵夫拍着巴掌大笑不止,对着姜子牙点头叹道:“有智慧不一定要年龄大,没有谋略的人就算活到一百岁也是白搭。”
樵夫问姜子牙:“你的钓线为何不弯曲?古话说:‘且用香饵钓金鳌。’我给你传授一个方法,将这个钓针用火烧红,打成钩状,上面再用香饵,用浮子作辅助,当鱼来吃香饵时,浮子就会动,这表示鱼已经上钩了,然后你拎一下钓线,钩就会挂在鱼嘴上,这样才能够钓到鲤鱼。像你这样的钩,就算摆了三年甚至一百年也无法钓到鱼。可见你的智慧很有限,怎么可能有‘飞熊’这个道号呢?”
姜子牙回答说:“你只知道其中一种钓法,而不知道其他的。虽然我的名字是钓鱼,但我并不是只为了钓鱼而来这里的。我在这里是为了守护青云之路,驱散阴霾,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我怎么可能为了鱼而弯曲钓线呢?这不是丈夫应有的行为。我宁愿在直线上取得收获,而不是在弯曲的线上苦苦追求,我不会为了锦鳞而去努力,只想钓到真正的贵族和王侯。我有一诗来证明我的想法:短杆长线守磻溪,这个机关那个知?只钓当朝君与相,何尝意在水中鱼。”
听完姜子牙的话,武吉大笑着说:“你这个人也想成为王侯啊!看看你那张脸,一点也不像王侯,反倒像个猴子!”
姜子牙也笑着回答道:“你觉得我的脸不像王侯,那我看你的脸也不怎么样啊。”
武吉说:“我的嘴脸可比你好看多了。虽然我是个樵夫,但我过得比你快乐:春天欣赏桃花和杏花,夏天赏荷花的红色,秋天欣赏黄菊,冬天赏梅花和松树。我也有一诗:担柴货卖长街上,沽酒回家母子欢。伐木只知营运乐,放翻天地自家看。”
姜子牙回答说:“这不是看嘴脸的问题。我看你脸上的气色不太好。”
武吉问道:“你觉得我的气色哪里不好了?”
姜子牙回答道:“你的左眼青,右眼红,看起来很不舒服,今天进城肯定会打死人。”
武吉听了后,对姜子牙大声喊道:“我们只是在闲聊打闹,你为什么要说这样伤人的话?”
武吉背起柴,朝着西岐城进,准备去卖柴。不知不觉走到了南门,遇到了文王的车队,正在前往灵台占卜灾祥之兆。文王的侍卫和军队随同出城,在两侧侍卫的护卫下,身穿甲胄、骑着马匹的御林军士兵大声喊叫:“千岁驾临,让路!”
武吉背着一担柴往南门走去,街道很窄,他不得不把柴换到另一个肩膀上,不料柴头失去平衡,猛地转向一侧,尖锐的柴头又恰好别住了门卫王相的耳朵,瞬间打死了他。两旁的人都大声喊叫:“樵夫打死了门卫!”
于是立刻将他抓住,带到文王面前。文王问道:“这是谁?”
旁边的人回答:“大王千岁,这个樵夫不知为何打死了门卫王相。”
文王在马上问道:“那个樵夫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要打死王相?”
武吉回答说:“我是西岐的一名普通百姓,名叫武吉。因为大王驾临,道路狭窄,我换肩背柴时误伤了门卫王相。”
文王说:“武吉既然打死了门卫王相,按理应当抵命。”
于是在南门画了一个囚牢,竖起了木头作为狱吏,将武吉关押在这里,然后文王前往灵台去了。在纣王统治时期,他也曾经在地上画出囚牢来关押罪犯,但是只有西岐有这种做法。朝歌的东、南、北方都有禁狱,但是西岐因为文王的先天之数,祸福无差,人民不敢逃离。因此,西岐才会采用画地为牢的方式,而人们也不敢逃跑。如果有人逃跑了,文王就会用先天数推算出他的位置,然后加倍惩罚他。由于采用这种方式关押犯人,使得那些有心作恶的人也都遵守法律纪律,所以就有了“画地为狱”
这个说法。现在说说武吉被禁闭了三天,不能回家。武吉心想:“母亲没有依靠,一定在家门口等我回来;而且她还不知道我被关押了。”
于是他想起了母亲,放声大哭。路人纷纷围观。这时,散宜生经过南门,突然听到武吉的悲声,便上前问道:“你就是那个前几天打死王相的人。杀人偿命是常情,为什么还要这样大哭呢?”
武吉回答说:“我这个不幸的人,遇到了不该遇到的人,误打死了门卫王相,理应承受惩罚,我并不怨恨。但是我有一位七十多岁的母亲,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妻儿,她独自一人,如果我死了,她就会饿死或者在沟渠里死去,尸体暴露在外,我想到这里就很难过,但养活我母亲也无法助益,如果我死了,母亲就会失去儿子,这令我痛苦不已,无法述说。我只是不得已而为之,放声大哭。但我没有地方躲避,也无意冒犯大夫,恳请您能够宽恕我的罪过。”
散宜生听了之后,默默思考了一会儿,心想:“就武吉打死王相这件事来看,他并非是故意殴打致人于死,只是在挑柴时不小心误伤他人,因此并不应该承受死罪。”
散宜生说:“武吉不必再哭了,我会去向大王陈述你的情况,让你回家去照顾母亲。我会给你足够的资金,让你买好衣服、棺材、食物等生活必需品,你可以在秋天再回来接受正式的惩罚。”
武吉连忙跪下:“感谢老爷的大恩大德!”
有一天,散宜生进入朝会,见到文王已经结束贺礼,于是奏道:“臣向大王陈述一件事:前几天,武吉误伤了门卫王相,被禁闭在南门。我去南门时,看到武吉痛哭,我问他原因,他说他的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只有他一个儿子,没有妻子孩子,他的母亲没有人照顾,如果他要受到国家的惩罚,就不能照顾他的母亲,他担心母亲会饿死在沟渠里。所以他才会这样大哭。我想到王相的死不是因为故意殴打,只是因为误伤,而且武吉的母亲身单力薄,不知道儿子已经被关押在狱中。因此,我请求大王让武吉回家照顾母亲,等到他完成养母所需费用、购买棺材、衣物等必要物品后,再来承担他应有的惩罚。请大王给予指示。”
文王听了散宜生的建议,便同意了他的请求:“让武吉快点回家去。”
有一诗说:“文王出郭验灵台,武吉担柴惹祸胎。王相死于尖担下,子牙八十运才来。”
再说武吉终于被释放了。他非常思念家乡和母亲,心里非常着急,于是他飞快地赶回了家。只见武吉的母亲倚在门边焦急地等待,看到儿子回来了,立即上前问道:“儿啊,你这几天到底生了什么事,才回来?我一直在家里等着你回来,晚上睡不着觉,白天也提心吊胆的担心你在深山老林里被野兽或其他危险物伤害。这让我这个母亲非常担心,整日悬心吊胆,无法安心吃饭睡觉。今天终于见到你回来了,让我终于放下心来。但我还是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生了什么事情?”
武吉哭着跪倒在地上,说道:“母亲,孩儿不幸前几天去南门卖柴,遇到了文王的车队,我躲避不及,导致挑着柴的尖担塌了下来,不小心打死了门卫王相。文王把孩儿关进了监狱。我知道母亲一个人在家悬望我回来,但因为我被关进了监狱,母亲无法得知我的情况,又没有亲人可以帮助照顾她,母亲一个人孤零零的,无人奉养,我担心她会因此而死,变成一个沟渠之鬼。因此我忍不住放声大哭。多亏了大夫散宜生启奏文王,才能让我回到家中,给你置办好了衣服、棺材、米粮等物品,现在我要去承担我应有的惩罚,替门卫王相赎罪。母亲,你养我这么多年,我却连一丁点儿用处都没有,真的非常对不起你!”
说完,武吉不由自主地大哭起来。武吉的母亲听到儿子受到这样的惩罚,非常震惊和悲痛,她情绪非常激动,一把扯住儿子,悲痛地哭泣着,泪水像珠子一样滚落,对着天空叹息道:“我的儿子一生都忠厚老实,从来没有欺骗过任何人,孝敬母亲、尊重祖先,今天他为什么会遭受这样的灾难呢?我的儿子啊,你如果有差错,为娘的怎么还能有命在呢?”
武吉说:“前一天,我挑着柴去了磻溪,看到一个老人拿着鱼竿在那里垂钓,线上还绑着一个针,用来钓鱼。我问他:‘为什么不把钩子弯曲一下,然后放一些香饵,这样会更容易钓到鱼呢?’那个老人回答说:‘宁愿在直的道路上获得成功,也不会在曲折的道路上寻求成功。我不是为了钓到普通的鱼,而是要钓到王侯级别的大鱼。’我笑着对他说:‘您怎么也想做王侯啊?从您的嘴脸看来,也不像一个王侯,倒像一只活猴子!’那个老人看了看我,说道:‘我看你的嘴脸也不怎么好看。’我问他:‘我的嘴脸怎么不好了?’那个老人说我:‘你的左眼青,右眼红,今天肯定会打死人。’确切无误的,那一日打死了王相。我想老人的嘴很毒,想起来真是可恶。“武吉的母亲问他:“那个老人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武吉回答道:“那个老人姓姜,名尚,字子牙,还有一个道号叫飞熊。因为那个老人自称“飞熊”
,我觉得他太夸张了,所以就笑他。但是后来他才会说出那样毒辣的话来。”
武吉的母亲说:“这位老人家善于相面,莫非有先见之明。我的儿子,这位老人你还去求他救你。这位老人家一定是高人。”
武吉听从母亲的命令,整理好行装前往磻溪去找子牙。现在我们不知道之后的事情会生什么,让我们下次再听下一部分的故事吧。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