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民国人物传记合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0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对啦,我是皇上。你说话我听见了,我还不知道你是什么样儿。你有空到宫里来,叫我瞅瞅吧。”

[12]

  这段对话的后半截回忆不是很准确。因为据胡适1922年5月17日的日记,宣统帝来电话的当时就约次日谈话。胡以有课不空,因宫中逢二放假,就改约阴历五月初二(5月3o日)。所以见面的时间是当时就约定了的。1924年“北京政变”

,冯玉祥将宣统帝逐出皇宫后,由易培基等人组织了一个故宫博物院。胡适回忆说:“他们一班人都是反对我的,要在故宫里找寻我的劣迹,说我私通宣统。他们搜查的结果,现我给宣统的一张片子,上面写了‘我今天上午有课,不能进宫,乞恕’几个字。他们配起一个镜框,挂在故宫里作为展览品。”

那个片子,或者就是一向客气的胡适在这次写去的。后来胡适也“曾到故宫博物院去看过”

,并“问可以照相吗?他们说不可以”

。[13]

  到5月24日,胡适在日记中说:“我因为宣统要见我,故今天去看他的先生庄士敦,问他宫中情形。他说宣统近来颇能独立,自行其意,不受一般老太婆的牵制。前次他把辫子剪去,即是一例……这一次他要见我,完全不同人商量,庄士敦也不知道。”

溥仪本是临时起意打电话玩,当然没有人事先知道。由此可见胡适用心之细。一则了解背景,恐为人所利用。二也要为自己的行动找点合理的依据。据溥仪的回忆,胡适此次见庄士敦也澄清了勿须磕头这一“进宫的规矩”

。这大约也是访问的一个重要目的。[14]

  5月3o日,宣统帝派了一个太监用车到胡家接胡适。他其实仍有课,但“今日因与宣统帝约了去见他,故未上课”

。可知颇重视。这个事件曾引起轩然大波,最好还是仔细看看胡适自己的记述:“太监们掀起帘子,我进去。清帝已起立,我对他行鞠躬礼,他先在面前放了一张蓝缎垫子的大方凳子,请我坐,我就坐了。我称他皇上,他称我先生。他的样子很清秀,但单薄的很;他虽十七岁,但眼睛的近视比我还利害;穿蓝袍子,玄色背心。室中略有古玩陈设,靠窗摆着许多书,炕几上摆着今天的报十余种,大部分都是不好的报,中有《晨报》、英文《快报》。几上又摆着白情的《草儿》,亚东的《西游记》。他问起白情、平伯;还问及《诗》杂志,近来也试作诗。他说他也赞成白话。他谈及他出洋留学的事,他说,‘我们做错了许多事,到这个地位,还要靡费民国许多钱,我心里很不安。我本想谋独立生活,故曾要办皇室财产清理处。但许多老辈的人反对我,因为我一独立,他们就没有依靠了。’他说有许多书找不着。我请他以后如有找不着的书,可以告诉我。我谈了二十分钟,就出来了。”

[15]

  这个记述,与溥仪后来的回忆大体一致。我们看这里的宣统帝,衣服已不穿黄色了,可证其已平民化,胡适的观察真是细心。特别是宣统帝说:“我们做错了许多事,到这个地位,还要靡费民国许多钱,我心里很不安。”

他本想谋独立生活而不得支持,都是很知道理而确实值得同情的。胡适在两个月后公开表的那篇《宣统与胡适》的短文中也特别强调这是“那一天最要紧的谈话”

。而宣统帝所读的东西又不够好,也正需有人指点。胡适以为:“清宫里这一位十七岁的少年,处的境地是很寂寞的,很可怜的;他在寂寞之中,想寻一个比较也可算得是一个少年的人来谈谈,这也是人情上很平常的一件事”

。胡适观察到的情形,是很能支持他这个看法的。[16]

  但是人物的代表胡适居然见旧传统的一个象征逊清皇帝,确曾引起很多人的非议。除了个别报纸外,大部分的舆论用胡适的话说都是“猜谜的记载,轻薄的言论”

。约两个月后还有人在传播什么“胡适为帝者师”

和“胡适请求免跪拜”

的说法。其实在溥仪一边,情形也大致相似。他回忆说:“王公大臣们,特别是师傅们,听说我和这个‘人物’私自见了面,又像炸了油锅似地背地吵闹起来了。”

可知这事还真有点两边不得人心,民初时旧之间的成见,的确不浅。据溥仪的回忆,胡适见他后曾给庄士敦一信,称“我不得不承认,我很为这次召见所感动。我当时竟能在我国末一代皇帝——历代伟大的君主的最后一位代表面前,占一席地位”

。[17]从行文看,确很像胡适的手。后来许多人据此攻击胡适,不知他这不过是对洋人玩一下“洋规矩”

,洋人才讲究初次见面后写些客套话寄去。其针对的是庄士敦而非宣统,而且那些客气的应酬话也是不算数的,因为英美人如果讲套话而又不是客气之意时,讲完后要特别申明我这不是当客套话讲的。

  后来冯玉祥在1924年的“北京政变”

后将清帝逐出故宫,对“孤儿寡母”

的受气深有体会的胡适曾大打抱不平,并曾亲到溥仪的住处看他,当面重申冯玉祥的行为“在欧美国家看来,全是东方的野蛮”

。这正是胡适最主要的考虑,即中国在洋人那里的面子问题。在那时,胡适的所作所为在政治上恐怕是很不能算“明智”

的,连他一些相当“温和”

的朋友如周作人、李书华和李宗侗等人都写信表示反对。但对于落难者来说,想必是温暖的。这也是胡适特立独行、讲义气的表现。溥仪后来的回忆,因为时代的关系,没有将此事说得很近情理,不过他还是婉转说出了胡适那时与一般人的单纯慰问不一样,还多了一层“关心”

,即为他打算今后的出路,特别是鼓励“皇上自己下决心”

出国去留学。[18]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