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明月最怕哪个英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西 夏 楚 王(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一份份密函展现在铁宗南面前:失窃案追随使团行进方向,匪徒胆子越来越大,从普通抢窃到最后杀人越货,手段残忍恶劣…其中似乎与河安驿西夏灭团案有某种联系…

铁宗南拿出纸笔,轻轻点画着,脉络逐渐清晰。

路府州县的城墙张贴着各类要犯的画像,薛万春虽作乔装,仍不敢大意,专挑荒郊僻岭、人迹罕至的山间小道…不日抵达河间,早有“明月楼”

暗探飞报铁宗南…

城外五里,某处普通庄院,“明月楼”

的秘密坛口之一,铁宗南手持泰安密函,负手在书房走来走去,凝眉思索。

“天顺教”

将于十一月十六日开宗立派,白莲社终又死灰复燃…

听到薛万春脚步声,铁宗南将密信藏于袖中:且慢慢理会…

重逢的喜悦被近期各类惨案困扰,尤其是“西夏使团覆亡案”

与“万马堂”

惨案,二人面色凝重。

彤云密布,寒风骤起,院中梧桐的最后几片枯叶随风飘落,唯余光秃秃的枝干,在冬意料峭里瑟瑟抖动,北方的第一场雪应该快要来了。

薛万春沉痛讲述“万马堂”

遭遇围剿的经过,铁宗南目现寒光,沉默不语,指着书案上的密信让薛万春看。

凝神窗外,神游远空。

自河安驿西夏使团案开始,近期的桩桩事件、惨案均似与西夏使团关联,内中涉及宋、金、夏三国朝堂。。。

置身事件中,铁宗南逐一分析,似乎已得出最合乎事实的设想,终于眉头舒展。

西夏国内主要有两股势力,分别以夏皇、野利安和楚王为,争斗的核心体现在外交上,便是对大宋的态度。

夏皇主张和宋附金,同两国都保持良好关系;楚王则认为宋朝已然衰弱,无力西顾,同是金朝属国,没必要向宋示好…

使团案的结果,离间了夏宋君王,恶化了两国关系,楚王一方胜出…

但楚王在整个使团案中,究竟是什么角色,要达到什么目的?应该不会是除去几个政敌,杀几个人这么简单,难道他还有更大的阴谋?

在金国驿馆袭杀朝贡宋朝的西夏使团,嫁祸“万马堂”

,金国势力定有参与,地方驻军大张旗鼓地剿灭表面并无恶行的“万马堂”

,从引的后果来看,意义深远。

这是一起恶意挑拨宋金夏三国关系的巨大阴谋,“天狼院”

组织的加入,说明楚王与之有着不可分割的利害关系,亦或,“天狼院”

欲借楚王达成某种目的。

而且,这种目的值得他们去冒这么大的风险,否则,便不会做出此等惊天大案,毕竟,他们在行动中亦团灭了金国驿吏,得罪的可是宋、金、夏三国朝廷…

肆无忌惮的团灭抢劫、杀人越货,对一个江湖组织来说,是一种可怕的自杀行为。“盗亦有道”

,干上一票,便可够几年开销,谁会这么丧心病狂、连续作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是对朝廷的公然挑战,他们疯狂作案的目的竟然只是为了钱财!?

铁宗南思索着,这说明他们缺钱,按理说,一个成熟的杀手组织不应该为钱财愁,除非…

他们需要应付庞大的开支…而庞大的开支只有一种:军队!军费!!

铁宗南眼神一亮,设想既定,就看如何证实了。掏出地图,铺在桌面,铁宗南与薛万春一同研究西夏使团前行的路线…

红笔在地图上游走,两人目光同时定格在:真定。

铁宗南着战鹰、秦观山、顾佳音留守,密切关注河间驿馆,以保护张大人为要,自己则与薛万春乔装打扮后快马赶往真定…

神鹰雪宝在云霄间盘旋,不紧不慢地跟着二人。

铁宗南微蓄短髭,作行旅商客,薛万春粗衣布服,扮作老仆,主仆二人收敛精气神,状如普通客商。

北方冬早,江南绿叶未凋,北方已有冬雪的气息了。

日头黄,北风不止,吹尽万树落叶,驻留枝头的云雀,萧瑟地抖着羽毛,忽地飞起,哀伤的叫声在旷野里回荡…

途经村落大都茅屋低矮、院落稀疏。村头小道上,三五个孩童正在大树下兴奋地玩着泥巴,满足的欢笑挂在红扑扑的小脸上。

有驴车经过,赶车的乡间老丈扔下几个带缨的红萝卜,孩童们忙丢掉泥巴前去争抢,在衣襟上左右旋转几圈,便津津有味地大嚼起来…

没有抢到的,跟在车后追赶,老丈见状,又扔下几个,方换来满意的欢叫。

田间清冷,能听见麦苗拔节的声音,今年风调雨顺,明年应该是个好年景。

夕阳薄暮,天色将晚,真定城犹在二十里外。温壶小酒,炒几个小菜,再来一碗红油油的羊肉汤,该是一种何等的享受?

二人想着,似乎嗅到城中的香气,轻夹马身,二马奋蹄,扬起一路灰尘…

真定,古称常山,为北方重要军镇,与燕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镇”

,赵子龙自此地横空出世,长坂坡七进七出,搅乱三国风云,立下护主开国之功。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