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滴水石穿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家宴(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我一到东湖就当院长,真的不妥,至少也要给东湖一些时间来熟悉我吧!”

方颜章笑着说道。他硬是将“考察”

改说“熟悉”

,幸好几杯茅台下肚,脸上热,估计看不出什么。

“老弟多虑了!东湖人会不知道你方颜章的大名?只是不曾有过接触交流罢了!”

邓在军说,“你是《柳叶刀》封面人物,在东江除了鲁韦昌院士,还有谁?还需要东湖来熟悉你吗?”

“刚才张董还有一件事情没有说,虽然没有最后成文,但也只剩一个过场形式而已。张董也知道,市里报上之后,省卫生厅批复时间还算正常。前天吧,省教委正式批复‘同意’。我们两家联合创办的医学专门学校可以说是正式入轨了!”

项海萍对方颜章夫妇说,“一开始我们提出是‘卫生学校’,老邓的意见是对的,不能好高骛远,就从培养医士护士开始。但是,市里省里却不这样看,东大医学院本科毕业直接到各地医院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其中三分之一的本科生去了外校或国外读研,在本校本硕连读的又占了三分之一,硕士之后,又有一部分出国读博,或留本校读博,只有小部分就业。再说用人市场,东州各大医院,本科生进得去吗?硕士生都难呢!有背景的不去说,博士出来如果没有大佬级别的导师推荐,想留东州的基本上是去了市四院、五院、六院,或者是红会医院、中医院这类三乙单位,还有少数分流到一些区级或各专科医院。大家都清楚,在东州,结果是三甲的吃太好,人才济济大有过剩趋势,其它医院也是够饱,虽然平台差一级二级的,但不愁待遇和职称啊,通过交流进修自然也会有该有的渠道,然后找机会跳槽!地市级一医二医算是吃饱吃好奔小康,至于区县基层医院几乎是‘贫困户’!大量的病患都往省城几家名气大的医院挤,还谈什么资源下沉?用什么去展和提高社区医院?县级医院是空有硬件设施摆在那呢!能怪老百姓吗?张董也讲目前尚不具备本科条件。可是,分管的高副市长还是提出定位要前瞻。那么接下去,这项工作一启动,光我们这几个人也不行!专门的筹备组应上时间表了!”

项海萍看了看方颜章继续道,“方主任舍得放下临床医学而去跑基建、设备,做行政管理吗?你舍得,我看你家王医生舍不得,我们也舍不得,否则真对不起病人!我知道方主任一向低调,他说的也不无道理。我倒有个意见,不知道可不可以说。”

项海萍看了看张董和老邓。

“说,说!”

张董和老邓几乎是同时点头。

“不怪我‘干涉内政’?”

项海萍对老公邓在军笑道。

“我表态,不存在‘干涉内政’一说!”

张董抢着回答。

“老张都讲了,说罢,别藏着了!”

邓在军点头道。

“其实也就是一个折中方案,供你们参考吧!方主任不愿意做院长,那就委屈他做副院长,医疗技术指导小组组长不变,负责主持医院医疗方面的业务工作,其它后勤和行政方面不是还有一个副书记和二个副院长吗?到时根据情况还可以再做调整。那时,方主任也全面了解熟悉东湖了!你觉得如何,方主任?”

项海萍看了看他们几位,张董和老邓都跟着项海萍一起看方颜章了。

张董竖起大拇指说:“好,就按海萍药业董事长的意见办!方主任没意见吧?”

“海萍姐都说了,我再有意见,这酒喝得就会有问题咯。”

方颜章看看大家又看看老婆。

“你看我干什么!海萍姐帮你说话,还不谢谢啊!”

王珏对老公说道。

方颜章端起酒杯说:“谢谢海萍姐!谢谢两位大哥!我和王珏一起敬您们吧!”

五人一同举杯,爽快地喝了杯中酒。

几人初步形成共识,方颜章出任东湖医院常务副院长,邓在军继续担任院长一职,张国雄仍然是以董事长的身份兼任院党委书记。同时,拟定新院区建设领导小组,张董为组长,邓在军为常务副组长。到时候,张董还要兼任东湖医院和海萍药业联合投资创办的“东湖医学专科学校”

筹备组的组长,暂任行政副校长,项海萍为校董事会董事长。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人选,大家的意见是尽最大努力请到鲁韦昌院士和曹东民教授。

张国雄对方颜章说:“下午的董事会上,邓院长详细介绍了你的情况,一致同意你以东湖医院副院长和席外科医生的身份前往德国基尔大学考察学习,时间由你自己掌握。哈,本来是院长身份的,今晚改副的了!”

“有件事我和张董早就商定好了,一直没有做,现在时机和条件都已成熟,就是聘请池田幸夫老师担任东湖医院顾问一事,请师弟代表医院当面向老师提出吧!”

邓在军对方颜章说道。

“这可是件好事呢!”

方颜章赞道。

“之前你在市一医,现在我们师兄弟在一起了,请老师来做顾问,应该是有意义的。”

邓在军补充道。

“到时再请池田先生做医学专科学校的顾问。”

张董接着说,“听老邓讲,池田教授可是门生众多呢,方院长可不能只顾眼前的东湖哟!”

张董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方颜章点头说:“明白了,我努力完成任务吧!”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