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太宰老师!太宰老师来了!”
伴随以上两声呼唤,教室里又起骚动,身穿黑西装的男子健步走入教室内,他四肢修长、姿态轻盈,容貌更是一等一的好,哪怕是站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也可以一眼看见他。
人群像是被摩西分至两旁的潮水,齐刷刷后退,让出一条路来。而太宰,他似乎是用脚尖儿走路的,一格一格踏下扁平而宽阔的楼梯,像只轻盈的雀鸟。
“让各位久等了。”
他说,“那让我们开始吧。”
“我并不是什么很擅长在群众面前讲话的人,对于已完成的作品也没有什么可谈的,只能说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大可放出来讨论一二。”
这样的对话形式,在场的学生都没有见识过,但很快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出现了。
“请问太宰老师,文章开头对于古人迷信的描述,也就是要躲避夜间食人鬼怪的论断,是不是为了增强古今对比而出现的?”
提问的是一位昂挺胸的男同学,明明身穿和服却戴水军帽。
“增强古今对比?”
太宰反问。
“孔子曾有教诲’子不语怪力乱神’,西方的科学也告诉我们这世界上不存在鬼怪,走入文明的大正之后,我们自当破除迷信的陋习,而开头提到的食人鬼,恰恰证明了古人的愚昧无知。”
他的话引起满堂喝彩,“您也是这样设计的吗?”
太宰治笑着摇头,坐在前两排紧靠太宰的同学现,他的笑容绝对不是和蔼的、慈祥的、充满包容的笑容,正相反,他的脸上充斥着冷冰冰的讥诮与嘲讽,仿佛在说:
[看,又是一个傻瓜。]
高野良子站在第三排,她的视力很好,以至于也看清了太宰的表情,这让她一阵心悸。
“先,不得不向你说明的是,除却作家的身份,我本人还是民俗学家。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并非徘徊于都市,而是在乡间游走。”
“正如同安倍晴明、文车妖妃的故事一样,食人鬼的传说几乎是从平安京时代流传下来的,而根据民俗学的调查方针,一个故事,如果没有被文人墨客改编为小说剧本大肆传唱,而是在民间一直隐秘地流行,往往都是因为这个故事具有灵验性。”
他露出了礼貌且克制的微笑,“也就是说,乡民有足够的证据支撑推动故事的展。”
“世界上有许多未解之谜,暂且都不能用科学二字叙述,而我也从来不认为古人就是愚昧无知的,而民间流传的故事也都出于非科学的迷信。”
他几乎是彬彬有礼地反驳,但尖锐的言辞好像在男学生的脸上抽了十个二十个连环巴掌,“更何况,当你歧视嘲弄他人的无知时,又怎么知道自己没有被他人所鄙夷?”
太宰说:“对吧,这位同学。”
寂静。
第一个问题,就让教室陷入了诡秘的鸦雀无声,只有笨重摄像机的镁光灯还在闪烁伴随着“咔嚓咔嚓”
的声响,记者们奋疾书,早已为太宰治的讲座拟了多个话题,譬如《文坛星竟为神秘学拥趸》《太宰反对大正科学》之类。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