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作秀(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两方印章,和一方不规整椭圆形“君子当自强”
的朱文引章。
先喝彩鼓掌的是李向东,“没有比较就不知道高低。同样是颜体,建阳的字在气势上要矮了一小截。”
陈志荣则是近看远看,不住地说:“好!好!”
边说边转身出去。
叶斌有些纳闷,心想这个徐文彬怎么搞起擂台来了?人家建阳可是在位的副市长呢!不过又自嘲地摇了摇头,他又怎么知道人家是副市长的,建阳的真名是欧阳健男,“建阳”
算是他的笔名吧,凡是他写的书法、文章,除了官方场合所用之外,全都用“建阳”
署名。不是圈内的人是不会想到欧阳副市长的。不知不罪!不得不承认,这四个大字不管是力量感还是立体感都要强过建阳写的“西江菜馆”
,而且唐楷中节奏感偏弱的现象在徐文彬顿挫提按的笔势中明显得到改变,富有了动感。叶斌点着头缓慢而有劲地鼓起了掌。
“徐总的字是越来越老辣了!”
舒晓雯是面带欣赏眼含钦佩地说,“相比起当年写的,现在的字就像是历经风雨的百年老松一样!”
“你也懂字啊?”
王区既有些惊讶也有些小看的意味问。
“呵呵,属于兴趣爱好。”
舒晓雯浅浅一笑。
“过分谦虚就是骄傲。谁不知道你舒晓雯是个才女啊,英文加书法!”
龚利民接话道。
这时,陈志荣从门外进来,说:“我把这幅字拿来放在一起看一看。”
他从手里拿着的一个大牛皮纸档案袋中取出一幅也是六尺对开的横式中堂在台面上展开,原来也是建阳所写的店招“西江菜馆”
四个颜体大字。两幅字体相同内容一样的字放在一起,外行看的是好看或漂亮与否,至于能看出优劣的还是需要些真功夫的。叶斌、李向东,当然还有徐文彬,他们眼里的字是有高低之分的,只是碍于自己或书法者的身份不会明显地去说好坏优劣而已。陈志荣一声不吭地看着这两幅字,又抬头看了眼徐文彬,欲言又止。叶斌朝陈志荣笑笑说:“看来你的那个三不香自酿的土酒不够分了吧!两幅字各有千秋,不分伯仲,都好好收着吧!”
陈志荣当然听懂叶斌的话,他顺口吟唱:“三郎山,山涧水,三不香,酒自香;不清不浓不酱香,入口醇香是我乡。”
徐文彬也看出了端倪,到了这个份上,陈志荣或叶斌、李向东都不提建阳是谁,看来还真有“难言之隐”
。陈志荣向他竖起大拇指说:“徐总不嫌弃的话,以后来这里,三不香酒我负责了!”
“陈老板客气了!那四个字不过是现学现卖罢了,没什么了不起,更没有比拼挑刺的意思。叶总也知道我在你店门口仔细观摩了一阵子。”
徐文彬说。
“这倒不假,只不过你这手买卖也转得太快了点!你这三不香赚得比我轻松,不是服不服,是心里有些不爽呢!”
叶斌在旁边笑呵道,“又是穷款,加起来才六个字,还是个位数!”
“这样吧,我也画上几笔,看能不能从陈老板那里赚几口自酿土酒。徐总构思一下内容,反正这下不能再搞什么‘现学现卖’了!”
李向东一边说一边铺开一张对折的四尺宣。他挑了一支大长峰,用隶书写了“厚德载物”
四个大字。大字的下方则是篆隶真草四体笔意杂糅的行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水载秋月春花,笔走冬雪夏风。”
落款“西州西江菜馆酒后茶余向东戏墨”
。四个隶书大字走的是《曹全》的路子,尽管行笔时多了些自己的随性,但还是逃不掉《曹全》的文秀之气。下方几行则更多的是齐白石先生的笔意,其中又间或夹杂着些郑板桥的“六分半”
。
“李总,梅、兰、竹、菊、松,四君子三寒友,最中意谁啊?”
徐文彬问道。
“君子兰。咦,你怎么知道的?”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