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愚公移山(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为了提高猪肉质感,杜哲还叫乡民们煽猪,由此,愿意学且学习能力很强的中山峰成为了下江里煽猪的御用师傅。
圈舍旁边,是散养的家禽。……
圈舍旁边,是散养的家禽。
至于牛,那是极少的,不过,李根还是抱有希望的,来年,他就可以向养牛的大户那里买一头牛崽子了。
这不,猪圈旁边还有一栋修好的空着的圈舍,比猪圈高大了许多,由岩石基座加木材建成的镂空牛圈。
如今只需等待明年小牛崽的入住。
院子的右脚,是篱笆围起来的菜园子,平时做些小菜,在山里采摘得什么野菜,也尝试着培育一番。
在往外,是一人多高的院墙,既是防止强盗侵入,也是保护自家**,还有兼顾防止家禽跑出去乱窜。
火堆旁。
“李叶,和爸爸说说今天先生都教了些什么?”
李根将身边的儿子李叶抱入怀中,欣慰地问道。
“爸爸,今天先生教给了我们一个故事,叫做《愚公移山》。”
李叶在李根怀中,高兴地说道。
“是呀是呀,愚公那里的人和我一样,也是住在山里呢!”
同样在李根怀中的女儿李初抢答道。
两个孩子的名字,是杜哲给起的,寄寓开枝散叶、初始而来之意。
“哦?
和爸爸说说,故事都讲了什么?”
“好!”
两个孩子齐声答道:
“在很远的地方,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有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大河北岸的北边。
爸爸,你知道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在哪里吗?还有冀州在哪里啊?大河在哪里啊?”
李根也不知道,只得安慰两个孩子说道。
“你们继续说,说完爸爸就告诉你们在哪里。”
两个孩子继续说道。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o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
“我想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修建一条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的道路,大家觉得怎么样?”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这时,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
不待愚公回答,众人回答说:
“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之后,愚公就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
他们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愚公的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