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名将魏延(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悲催。。。坐那该死的黑车,原本时的车程,结果坐了19个小时,刚回到上海,恢复更新。。。今天三更,弥补昨天断更。。。。)
第二十九章名将魏延
“报!”
“张绣所属一万兵马,已经出了穰城,预计后天午后,将抵达博望坡。”
黄光率领的斥候队,三个时辰一报,把张绣行军的动向,一一传达到了诸葛亮帐前。
诸葛亮挥了挥羽扇,让斥候退下后,环视了帐内的徐庶等人一眼,道:“子明派人传回消息,他率领的五千援军,将会在傍晚时分,赶到新野,下面这一仗,我们该如何打,大家不妨畅所yù言,说说各自的见解。”
对于接下来这一战,诸葛亮心中也并没有万全之策,所以他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而且他还有个想法,那就是启一下诸将的思维能力。他可不想每次自己一上来就把作战方案布置下去,若是长此以往的话,以后他帐下的将士,只会成为应声虫,从而失去dú1ì的判断和思考能力。
要是出现这样的结果,那将会出现可怕的局面,所以诸葛亮决定,以后每次作战之前,都先召集众将商议一下,各自表一下自己的作战观点,这样也可以取长补短,挥诸将的思考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独当一面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而且诸葛亮已经有了个想法,那就是在打完这一仗后,要在营中成立一座讲武堂,着力培养各级将官战术水平,这样他的军队,以后才会人才不绝,从而培养出一支属于自己的嫡系军队。
“此次张绣倾巢而出,马步兵马一万,其中jīng锐骑兵五千,若我军与之野战,势必难以抵抗,莫若依城而守,同时向襄阳求援,待援军抵达,再出战不迟。”
吕岱为人趋于稳妥,提出这个意见,倒也中肯,但他这个前提,必须是要襄阳守军能够及时赶到,方能实现。
“不妥,敌军虽然有一万兵马,但我军若加上子明带回来的援军,兵力也将达到九千,虽然野战不一定能胜,但若是龟缩城中待守,只会涨敌人威风,莫若率军出击一阵,待胜一场,降敌士气,再退守城中不迟。”
显然对于接下来的一战,徐盛同样也不抱大胜的希望,这一刻在他们心中,想来能够保守住新野,就是最大的胜利了。
“汝二人皆所言有理,但却不是完全之策。”
诸葛亮轻摇羽扇,先是勉励了二人一语,接着又望向徐庶道:“元直,汝有何克敌之法?”
徐庶淡淡一笑,道:“二位将军所言,只怕正如张绣若料,既然如此,咱们何不反其道而行之?”
“哦,元直不妨说下去。”
诸葛亮点头道。
徐庶长身而起,走到诸葛亮最近用沙土,勾画出一盘新野全貌图面前,指了指博望坡道:“此地乃是新野必经之路,上次我们在此刚刚伏击了胡车儿,张绣必然料不到,我军仍然会在此设伏,所以这次可以在此依托地形,再次给张绣来此伏击。”
徐庶的战略构想,无疑是大胆的,但这个前提,就是要对方阵营中,没有善于计谋的谋士,否则这个计策是很容易被试穿的。而张绣军中,恰恰有一位智谋高绝的贾诩,若他随军而来,徐庶这条计策,必然会被识穿。
因此诸葛亮并不看好,但徐庶的这个想法,却启了他的新思路,从而让他有了一个新的作战方案。
当下诸葛亮起身走道沙盘前,挥着羽扇,对众将细说一番,徐庶等人听罢,不觉眼前一亮,纷纷抚掌道:“此计甚妙!”
翌rì,诸葛亮在新野校场,检阅吕蒙从章陵带回来的五千兵马,站在点将台上,望着校场上的这支兵马,诸葛亮凝目扫过,现整个方阵中,只有左翼第一部的千人军士,军容鼎盛,一看就知道充满战斗力。
其余四部兵马,人员残差不齐,兵士甲胄武器不一,一看就是乌合之众,显然这四千人马,摇旗呐喊还行,若是上阵杀敌,只怕有些勉强,虽说如此,但有总比没有的好,诸葛亮倒也没有嫌弃,同样临场鼓动了一番,并且宣布了一遍纪律。
检阅完队伍之后,诸葛亮对吕凯道:“去把那支部队的千人督喊到我大帐来。”
“下官魏延,见过大人。”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