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佬分神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神兽(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似乎无人不知了。但详细推究的话,恐怕还是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容。

刑天的故事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先是形天这个名字的写法,比较多样。前一字写法有“形”

“刑”

“邢”

三种,后一字有“天”

“夭”

两种。所以古书中“刑天”

“形天”

“形夭”

“邢夭”

纷出,难祥那种是正写。

近年神话学大师袁珂先生的《山海经校注》出来后,各种写法才得以统一。袁老以为“刑天”

的写法最正确,天的意思是人头,“刑天盖卽断之意。意此刑天者,初本无名天神,断之后,始名之为‘刑天’。或作‘形夭’,义为形体夭残,亦通。惟作‘形天’‘刑夭’则不可通。”

袁老的说法很有道理。只是早期古书的人名通常并无正字,音通即可,“刑天”

写作“形天”

等也不算错。唯独里面的“天”

或“夭”

,确实应当有一个算是讹误。

但郭璞《形夭赞》却说“争神不胜,为帝所戮。遂夭厥形,口脐乳目。仍挥干戚,虽化不伏。”

又似乎当以“形夭”

为正。《淮南子·墬形》也说“西方有刑残之尸。”

似乎可以佐证。

刑天故事如果求原的话,很可能跟古人祈求或庆祝农事丰收有着莫大关系,这一点学者们多有阐述,我们这里也简单说一下。

《路史》中刑天是神农的部下,擅长音乐,创作了多种乐曲。“乃命邢夭作《扶犁》之乐,制《丰年》之咏。”

《扶犁》《丰年》,从乐曲名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其与农事丰收的关系。

这个故事的原始意涵比较简单,我们就说到这儿。下面我们说一下刑天神话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趣的内容。

先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十三·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夭无千岁,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其中“形夭无千岁”

一句,古人常常改读为“刑天舞干戚”

。比如南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二“抄传文书之误”

条说。

因记曾纮所书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云“形天无千岁,猛志固常在。”

疑上下文义若不贯,遂取《山海经》参校,则云“刑天,兽名也,口中好衔干戚而舞。”

乃知是“刑天舞干戚”

,故与下句相应,五字皆讹。以语友人岑公休、晁之道,皆抚掌惊叹,亟取所藏本是正之。此一节甚类苏集云。

这个说法在古代流传很广,影响极大致使有人竟然在没有版本根据的情况下,擅自将陶渊明的诗改动成洪迈说的那个样子。这本来单咏精卫鸟的诗,遂与刑天产生莫大关系。至今还通行这个谬说。

其实很多学者早就指出传世本这里并没有问题,就是“形夭无千岁”

,说的是帝女早夭(后来化为精卫鸟),跟刑天并没有关系。(比较毁小清新啊。)

然而比较有意思的是,洪迈引《山海经》说刑天是“兽名”

,刑天便从人了变成了,畜类。

《熙朝新语》卷四遂说

又从前有书吏三人,遍传西边异兽形图,部议重罪具奏,朕从宽免死,令其往觅是兽。后将军祁里德等来自军前,奏云,果有是兽,目在乳傍,口在脐傍,巡哨侍卫等曾亲见之。蒙古名其兽曰鄂布。又有飞者名曰积布,蒙古名恶人为鄂布泰积布泰。是即《山海经》所谓刑天无,以乳为目,以脐为口也。故将遣书吏放还。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