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东汉]我有母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42 章 蝗旱灾害又来了(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十月的边郡,落木萧萧,冷风呼啸。

武都太守虞诩又巡视了一遍武举考场,整了整衣裳,坐在马道的尽头等待考生入场。

马道就是骑射考核时马跑的道,宽三尺,两侧扎着篱笆,正前方二十丈外立着几个一人高,蒙上白纸的草人,草人头部画着大红圈。

马道的尽头则是考官和属吏的位置,头顶搭着草棚,四面透风,视野开阔。

下辨县当初那位姓李的县尉跟着虞诩来到武都郡,因勇气过人且有急智,一跃成为太守府的僚属五官掾,与功曹史并为虞诩的左右手。

李五官掾拿着一张名单,上面记录着参加武举考生的姓名。

冷风吹来,他的手冻得通红,赶忙放下名单,压上镇纸,哈气暖手,道:“上面说十月份要郡国开武举,可咱们边地有些地方八月就飘雪。”

虞诩闻言,道:“咱们的敌人是羌人,他们多居住风雪之地耐寒抗冻。我觉得十月份倒是不错,正好试试这些人的适应能力。”

李五官掾闻言笑道:“明府说的在理。若没有碰到明府,哪怕武举是开在除夕,我肯定也要过来参加。”

“这可是朝廷给咱们边郡六郡的恩典,不拘身份籍贯,只要通过郡国试,入军营就能成为百夫长,官秩比百石。”

三老、啬夫的品级就是百石。

虞诩闻言,原本平静的心又剧烈地跳动起来。朝廷虽然没有再发五营郡国兵讨伐诸羌,但却给了边地六郡很多政策上的支持。

输粮拜爵,缓解了边地粮食紧张的局面;恢复察举,调动了边地大族抵御羌人的积极性。现在朝廷又在边郡试行武举,再次扩大恩典的对象。

鼓声响起,考生入场。这些考生是各县初步筛选出来送来郡国的。

虞诩看见考生上马,转进马道,拉弓搭弦射箭。

中了。

“咚”

。箭靶处的旗鼓手,敲响大鼓,然后挥舞着红色的小旗帜。李五官掾连忙记下考生的成绩。

考生返回,又重复两次,直到三支箭射完。第一位考生三箭中了两箭,射完在马道尽头下马拜见,向太守虞诩叙了姓名年龄籍贯。

接下来又有十多位考生依次骑射,有连中三箭的,有中两箭的,也有一箭未中的。

朝廷下发的武举试行参考规则,关于骑射一试中写着:一箭未中的考生不可进入下一场考试。但后面又补充道:若某项极为优异,可酌情放松限制。

一匹马在边郡乱的时候要价高达二十万钱,现在价格回落,但至少也要四万钱。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有马骑,没有马匹配合练习,骑射自然也出不了成绩。

虞诩甚至看见一位考生上马的姿势十分生疏,这样的人更遑论在马上控箭射靶?

乱世取才,当别具一格。因此,在虞诩治下的武都郡武举考试中,骑射一箭未中的考生也能参加下一轮步射考核。

步射,就是站着射箭。那位受到虞诩关注的考生,在步

射中发挥优异,三箭皆中,他暗自点头,心道这人果然有可取之处。

步射之后,还有一箭是射大圆球,测试力气。大圆球外面是皮革,里面装着粟麦,又混了沙子进去增加重量,放置在一处方形台上。考生不仅要射中这个大圆球,还要把大圆球射下来。

射箭之后是技勇考核,又分舞刀和提石号。比试完这些,还有一场文试。

虞诩在考场中巡视,看到考生中有拿倒卷子的,有“随意”

在空白地方写名字的,有“乱涂乱画”

的……忍不住头疼起来。

他索性眼不见心为净,走到考场外面站着,与早一步出来的李五官掾相视苦笑。

李五官掾劝他道:“明府,武举武举以武为重,外场比试重于内场文试。”

虞诩摇着头,叹气道:“那些不认字不懂兵法的人能当上将领吗?顶多也就是一勇夫罢了。”

李五官掾笑道:“读书识字哪里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是不常见的兵法书籍?那些世家都是把这些书籍藏着掖着,小门小户哪里见过这些书籍?”

虞诩闻言,沉思半响,道:“我听闻朝廷派校书郎在东观校书,东观汗牛充栋,想必也有兵法。我不如写封奏表请朝廷尽早校对兵法,颁布天下。”

李五官掾闻言眼睛一亮,道:“明府高义。皇太后和皇帝英明,凡是利国利民之策皆听从,明府说的事必定能成。”

虞诩笑道:“武举事了,我就回去写奏表。”

说完,他看了眼渐渐偏西的太阳,远处隐隐有群山连绵。

“朝廷如此信任我,希望早日平定诸羌,还边郡太平。”

虞诩心中暗道。

文试是允许提前交卷,时间还未过半,考场就已空无一人。虞诩、李五官掾等人抓紧时间批了试卷,当日就出结果。

十六人中取中八人,皆愿入军营,均授予百夫长,每人赐钱两千,良弓一柄。其中,一名文试满分的人,调入虞诩幕府。

虞诩勉励他们道:“三年后,朝廷在尚书台举行省试,你们那时再中了,就可授予虎贲羽林郎等三百石的官职。以后你们要好生训练,勿要懈怠。”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