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井蓝牌l-of901型净水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8学有所用(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啊"

了一声。郭笨聪浑然未觉,又侧着脑袋想了片刻,忽道:"

听琴,咱们再去军器院看看吧。"

听琴怔怔地点了点头,也不知新上任的军器少监究竟要干什么,当下跟在身后,一同出了房门。

夕阳西下,转眼间一天又快结束。郭笨聪走出船舱,刚刚伸了一个懒腰,便被阳光刺得睁不开眼睛,他眯上了眼睛,望着远处的海面发了一会呆,忽然想到了一事,转向听琴问道:"

听琴,你知不知道咱们的船队是要开到哪里呢?"

听琴奇道:"

原来公子不知么?船队是开往琼州的。"

郭笨聪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口中道:"

果然如此。"

心中却大不是滋味,因为在此之前,他根本就不清楚船队到底要去哪里,对于当前形势的了解,他甚至还不如一个小丫头。

郭笨聪失望之余,心中已有了判断:要么是陆秀夫等人还在防着自己,因此许多事情瞒着,要么就是听琴知道得实在是太多了,以致于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二人走了片刻,已到军器院。听说军器少监又要前来视察,已有士兵通知了两位署令。众人一同步入军器库,郭笨聪问道:"

这铜炮在射击时,每次装多少火药?"

李修铭道:"

通常是装两罐。"

郭笨聪吃他如此回答,顿时觉得头大,幸好周文广从旁边的架子上拿了一个铜制的罐子递了过来。

郭笨聪略看一眼,装模作样点了点头,道:"

嗯,这罐子量得还准吧?"

李修铭道:"

绝对精准,每罐刚好是一斤。"

郭笨聪心里终于有了底,原来火炮的药量是两斤,遂又问道:"

倘若装三罐呢?"

李修铭听他如此发问,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与周文广对视了一眼,道:"

要是装三罐,运气好些便不会有事,若是运气不好,就会将炮筒炸裂。"

郭笨聪又点了点头,道:"

这也难怪,两罐的炮筒当然不能装三罐火药了。我既然任了军器少监一职,首先便要改进这火炮。"

那二人听得惊讶,却也只得连连点头,心想这少年好大口气,林院使为了改进火炮的射程,不知想了多少办法,却仍然不得要领,你初来咋到第一天,竟然扬言要改进火炮。

几人在军器库中一直待到晚上,郭笨聪已询得了火炮的全部尺寸、材料,以及铸造加工方法,又获悉了宋军装备的所有弩机的尺寸与射程。唯一遗憾的是,他到在仍然不知道一百步究竟有多远。

回到屋中,天已完全黑了。听琴点然了桌上的蜡烛。郭笨聪道:"

听琴,能否帮我再拿几支蜡烛,另外再拿一千张白纸。"

听琴闻言吃了一惊,又不好过多询问,只得依言去了。

郭笨聪坐在桌前,将今日收集的那些资料全部放好,又拿出自动铅笔装好笔芯,心里开始思索着下一步的计划。刚想了一会儿,听琴已返回,怀中报了一大卷白纸。郭笨聪着实吃了一惊,这纸宽约半米,长约一米,听琴这次只拿了约一百多张,已累得直喘气。

其实郭笨聪根本就没有多想,下意识地认为宋朝的纸也是a4复印纸那么大,因此一开口便要了一千张,如今看到这纸的真实尺寸,郭笨聪也吓了一跳,忙道:"

这么多也够了,今晚不用再去拿了。"

听琴应了一声,又在桌上点了两支蜡烛,问道:"

公子,三支蜡烛可够了?"

郭笨聪道:"

应该是够了。"

说着,将那白纸对折了几下,比划了一会儿,找了一个合适的尺寸,交给听琴裁成书本大小。

听琴见他要自己裁纸,心知必有其用意,也不多问,转身出了房门,不多时又返回,手中已多了一把小刀。她坐在桌前,将那大纸按照郭笨聪的要求裁制,不一会裁出了六张。郭笨聪接过这几张纸,口中咬着铅笔发起了呆,继而又低下头去,在纸上写了起来,不时还画上一些图。

郭笨聪拿的笔甚是奇特,听琴不由得看了几眼,却已认出了郭笨聪写的几个字。她虽然不明白这些字究竟是何意思,但也记住了一些诸如"

齿轮"

、"

曲柄连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