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徐忠离开后,徐稚柳忽觉疲倦上涌,在圈椅中静坐半晌,直到时年过来整理箱笼里的书。
他随手取出一本《经义考证帖》摊在桌上,就听时年“呀”
了一声,一只老鼠从箱笼里窜了出来。
好些书都被啃了,有的被虫蛀了。
徐稚柳盯着考证帖看了一会儿,放下笔,走到时年身旁帮他一起把箱笼清理出来。
这两日回寒,屋内烧了炭,暖融融的,两人接力把书挨次堆在墙角旮旯。
时年一看,又“呀”
了一声,挠挠头说:“不知不觉这么多书了。”
满满一面墙,摞至半人高,全是泛黄的旧书,里面夹杂几本徐父年轻时手写的札记,如今却被老鼠咬得稀碎。
时年见徐稚柳一言不,想必心中十分惋惜,便道:“我听说城东有人会修书,不如我拿去试试?”
徐稚柳摇摇头,札记上的内容他早就烂熟于心,何必去花那些冤枉钱,他自己可以修缮。
“明天帮我去城东那边买些粘补材料回来。”
“那倒不用,前儿个我还看到采购了,作坊里都有。”
徐稚柳停顿一会儿,慢慢道:“不要随便用作坊里的东西。”
见他又开始翻看札记,一副不想深聊的样子,时年会意,噤声退了出去,不一会儿从厨房拿了吃食回来,却见书房内人影攒动。
那札记还在案下压着,考证帖已经不见踪影。
桌上铺着各类文书,几名管事正在汇报窑务。
等徐稚柳忙完,晚食早已凉透。
他随便对付了两口,又埋头处理公务,至夜半时分,屋门轻响,时年站在门边抱着大氅说道:“公子,快三更天了。”
案后的身影纹丝不动,烛火在夜风中摇曳,那笔尖已停顿许久。
以为他坐着睡着了,时年蹑手蹑脚靠近,刚到身前,一双眼倏然投了过来。
密密麻麻的红,裹挟着明亮的瞳仁,一刹间锋芒毕现。
“时年。”
“嗳。”
徐稚柳嗓音又钝又沙哑:“我……”
时年期待着他说些什么,这满眼的厌倦,满脸的苍白,满身的落寞,肯定要说些什么吧?可徐稚柳终究什么也没说,只朝他微微一笑,接过大氅。
两人一前一后撑着伞,迎着被灯笼照亮的雪地,朝狮子弄走去。
时年提起阿鹞,说道:“晚间她来过一次,当时你还在忙,她在外间等了一会儿就离开了,我看她眼圈泛红,似乎有什么心事……”
这话说的小心,其中不乏试探的意思。
他是徐稚柳的书童,两人明面上为主仆,私底下却亲如兄弟。阿鹞出生商贾之家,纵然湖田窑势大,她也没什么小姐的架子,反而与他们一起长大,关系亲近,十分亲厚。
徐稚柳将徐忠的意思提了。
时年听完微微张嘴,一时间明白过来。
大抵徐忠也为这桩悬而未决多年的亲事感到不痛快,回去和阿鹞说了什么。阿鹞最不愿意徐稚柳为难,更不想他被迫在亲事上表态,父女俩兴许生口角,她才会眼圈泛红吧?
其实这事儿也简单,只要徐稚柳一句话,什么都能解决。
不过他伴在徐稚柳身边多年,最是清楚他的志向,他不会永远留在湖田窑,也不会被任何人绊住脚。
十年恩养,何尝不是十年囚牢?
他早就想走。
可是,如今世道,他当真走得掉吗?远的不说,就说徐忠那里,虽然他一直没有对婚事点头,但以他目下在湖田窑的情况,显然徐忠已经将他当成半个儿子看待。
他要走的话,这十年怎么算?湖田窑怎么办?
阿鹞又该如何?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