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第4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
虽然乍眼看上去和范氏说的差不多,但细看林菁的解释就会发现她完全没有要限制姑娘们的想法,反而要她们学习更多知识,更丰富自己。礼仪课不用上?文化课不用上?思想道德课不用上?女子就不要修身养性培养情操了?不需要学习各种家务技能了?那以后不明理不贤德不勤劳“有辱门楣”
了算谁的错?
作者有话要说: emmmm……文言文苦手的文盲作者正在和菁菁一起罚抄《女戒》一百遍o(╥﹏╥)o
其实这个年代要真扛起女权主义独立自主的大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然姑娘们认识到,自己也是重要的,也可以有精神上的自由。而改编的《女戒》并不是反抗,而是一种妥协,在拥有这种意识的前提下符合时代的需求,做到让人接受,甚至称赞。这一点是我权衡了很久之后做的决定,因为在时代大环境下,改革者总是必须经历许多牺牲才能得到一点点成就的,而我的女主……很显然,至少目前,她还没有这个觉悟
第68章心静自然凉
一篇《女书》很快在京中闺秀之间传抄起来。随后而来的是摘抄了历史中著名女子行为典范的《女则》,即以此作为女子的榜样。其中收录的有代父出征的将门女子,也有精通诗书的世家才女,有勤俭持家的高门贵女,也有孝顺体贴的小姑娘,就是没有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受到吹捧的例子。
楚氏崔氏分别作序,便是孔家圣人嫡传也道:“此为女子之圣贤书”
。林菁一句话都没说就将范氏打压到没了脾气,女学里更是一片沸腾,小王姑娘得意的道:“我就知道林先生肯定不会让她叫嚣的,看她还敢不敢出去摆谱了。”
小姑娘对这位亲二婶也是怨念颇深,谁让范氏太过严肃骄傲,总觉得她太过玩闹,平时逮着就要训她几句?连她亲妈都没反对她上女学呢,一个十几年不见的二婶哪来的那么大脸?她乐得看范氏的笑话,更是卖力的在女眷圈子里宣传林菁的《女书》和《女则》。
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就是这般好,并没有所谓的正统,只要言之有理贴切实际,就很容易被人接受。林菁根据班昭的《女戒》,剔除其中教导女子自认卑微和以夫为天的想法,更融入了相互扶持的平等思想,竟然并没有收到太多的反驳,有不少男子也表示了认同。
妻者,齐也,男人们也宁愿要一个有思想,能和自己一同担当的夫人,而不是只会生娃和算账的下人。高门大户为什么娶妻讲究门当户对?因为只有和他们生活环境差不多的女子,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换句话说就是有相同的价值观。若是夫人们都和《红楼梦》里头的王夫人一样大字不识,只讲究“无才便是德”
,政老爷们也就最多给她们子嗣和体面,却没法有什么共同语言,不如宠爱年轻漂亮的小妾们去。
范氏被怼了这么一波,又变得沉寂起来。林菁虽然觉得她没事找事很烦,但人家也不伤天不害理,没道理给人家来个赶尽杀绝,一番隔空交锋便就此作罢。不过这次也不是没有好处,京中贵女贵妇圈子对她的认可和推崇已经达到了顶峰,便是宫中皇后也颁下赏赐,作为她教化女子的奖励。
沈安侯作为林菁的头号铁粉,自然不遗余力的为太座摇旗呐喊,“抄”
诗一首道:“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已觉祖师低一著,纷纷法嗣复何人。”
这就打脸了,几乎是指着鼻子说范氏拾前人牙惠,并没有自己的思想理念,远不如林菁从自身出发总结出来的道理有意义。沈大老爷在士人中的名声那是极响亮的,被他这么一说,范氏基本上就翻身无望了。当然也有人觉得他此举太过小气,他却傲然道:“身为男子,身为丈夫,若是连自己的妻女都不护着,还敢自称是男子汉大丈夫?”
这样一来王家二老爷就尴尬了。可真要他对上沈安侯,却又根本没法操作——人家就不混官场,人家就是个狂士,除非你能作出惊世文章来,否则就拿他没辙。
王二老爷也是无奈,他才和沈大老爷保证自己会看好媳妇儿不闹腾,谁想这位转过头又冲林大夫人怼起来了。虽然这次手段算得上光明正大,但主动挑事儿这一条是逃不掉的。沈大老爷又是京中出了名的护妻狂魔,平日里能在家给妻儿洗手作羹汤的主儿,范氏说他媳妇儿做的不好,他不跳起来才怪。
这事儿最终还是王大夫人出面,以感谢林菁对王小姑娘的教导为由送了林菁一份大礼,将这场“教养之争”
揭了过去。而回到家里,她也在第一时间理直气壮理所当然的给自家二弟送了两个年轻貌美温柔体贴乖巧可人的“婢女”
来,还好声好气的与范氏分说:“我知道你是个贤惠的,如今二弟膝下单薄,我想着你心里是着急的。只你才回京城,一时半会的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这才给耽搁了。我之前也是疏忽,这两个你先调理着,若是不够,我再替你给二弟找。”
范氏满肚子苦水只能往下咽,还要强颜欢笑感谢自家嫂嫂,而这事儿王大夫人也没对外瞒着,没几天便让范氏成了继秦家刘氏之后的又一个京中笑柄。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林大夫人不是个得理不饶人的,便是看在王小姑娘的面子上也不会为难王家,只《女书》却成了女学中的必修科目,算是给她并整个女学彻底正名。
时至今日,京中再没有敢轻视沈家大房。无论是在士子书生之中,还是内宅闺秀之中,他们两口子都已经达到了一个绝对不可以招惹的高度。而下有世家扶持,上有圣人亲近,沈家大房虽然无权,地位却变得超然,说不定再过个几十年,便又要诞生一位足以影响燮朝格局的大儒。
沈安侯和林菁对此倒是无感,除了觉得越发自在之外,似乎和当初一样,想着法子做好吃的,让生活更加舒适便利。而在外人看来,这便是宠辱不惊,大巧不工的表现,更加心生敬畏。
让人敬畏的两口子此时正在家中规划着大兴土木,实在是因为天气日渐炎热,而沈安侯又没法出京避暑去,每天燥的不得安生。林菁看的眼晕,一时半会儿的又没法找出个硝石矿来制冰,只能在家里头想办法打主意。
她想的是做一个水车自凉亭,其实就是利用水车将水传送到亭子顶部再落下来,便如在亭子外人工降雨一般阻挡暑气。沈安侯一听也觉得可行,自告奋勇的带着人量尺寸画图纸,准备在夏至到来之前完工,否则自己一定会被热出毛病来。
各色亭子工匠们是见惯了的,哪怕对屋檐有些要求,他们也很快完成了营造的任务。但水车却是个新鲜的,工匠们之前也没有做过,一时间也有些麻爪。
好在林菁和沈安侯都见过这玩意儿,在他们的指导之下,经过工匠们的反复安装和拆卸,水车终于在最热的天气到来之前完成。沈安侯乐颠颠的在亭子里布置了桌椅软榻等物,让下们踩着水车踏板将府中大池塘的水源上来又从屋顶浇落。只听得哗啦啦的声音响起,水流顺着屋檐上的卡槽均匀的从四面八方分流而下,在凉亭的台阶下溅起一串串的水花。
text-align:center;"
>
read_xia();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