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管理细化(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夕阳里生意越来越大,必须有个严明、详细的管理制度,再不能像之前一样松松散散,百姓想来作坊挣钱就来,想走就走。
于嘉站在二楼走廊,对将近七百人鞠了一躬,先给死去亲人的百姓道了个歉,而后朗声说道:“乡亲们,不是我要把你们所有的时间都占了,作坊改成日夜动工,民夫专职保护家园,二者都一样,工作一天就能歇上一天。这样,不仅夕阳里会更安全,还能加大生产,而且,你们也有闲暇时间照顾农田。”
百姓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虽说听不明白,但所有人都知道,于嘉奇怪的想法不是扯淡,不会将大家向沟里带。
苏毅、李向春、苏常锡等九位里长互相看了一眼,也都没有什么意见。
苏常锡高声说:“大郎,你直接改就行,我们都听你的。”
既然没有什么意见,那就大面积改动了!
于嘉昨夜只睡了三个时辰,坐在油灯旁,利用后世的知识,写出了几套规章、工作制度和管理机制,还列出了违章的惩罚机制。
四个作坊的做工时间,从清早卯时开始,至夜间子时结束,次日,另一批人上岗轮班工作。
工钱月底放,押十天,迟到、不服从管理等,都要扣钱。
工作制度和惩罚机制,虽说不全面,但后期添加、改动就好。
香皂、玻璃、炼铁、铅笔四个作坊,依旧是满天、苏达、满地和苏荷担任掌柜,但做工的百姓要细化进名册,每日要点名。
第一,建立武装保卫队,选出五十名民夫专职保卫夕阳里,列入名册,任命里长苏常锡担任队长,和作坊掌柜平级。
第二,建立教育、安全、技术队,各选出夕阳里识字的几人,由识字且彪悍的大舅母先兼任三个队的队长,后期再补全管理者,任务是完善制度,撰写规章,教所有百姓们识字,培训安全生产的知识和培训新入职的百姓。
第三,建立销售队,还是小舅苏铭带着小舅母在县城,卖玻璃、铅笔、香皂,并承接洋井的订购任务,人员自己雇佣,但要列名册,变动时要汇报。
第四,建立工户队,也就是后世的人事科,统计所有做工人员,人事变动,管理者更改之类,挑选五名识字的百姓,由里长李元担任。
第五,建立财务队,由满新雨担任队长,带领满刘氏,统计每日的进账收支,给百姓们薪水。
第六,建立采购队,购买生产必要的材料,和劳动保护用品,并管理仓库,选出了几名踏实的人,并任命里长李向春为队长。
第七,最后,任命苏毅为总掌柜,兼施工队队长,打洋井、安玻璃、全面工作一把抓。
都说五月的天,女人的脸,说变就变,迁安县三天两头的下雨,零零散散一个月,田里的庄稼都长出苗来了,窗外一片翠绿。
…。
盛夏来了,于嘉这段时间忙活乡里,学业也落下了不少。
一月时间,匆匆而过。
细化的制度已经运用起来了,百姓们有了休息时间,工作也更加卖力了。
夕阳之家的玻璃全部更换了,损坏的画,于嘉也都重新画好了,并且赶着马车,在城里买了一些花瓶和锅碗瓢盆,换掉了所有的被褥。
好在那些山匪,并没有毁坏马桶,要不然还要找瓷匠,重新烧制一批。
被山匪抢走的几千贯钱财,官府并没有给于嘉补回来,并不是知县和总兵贪了,而是这个时代的弊端,剿匪所获得的财物要明细账,而后全部充公,运送至京城交户部管理。
于嘉只能自认倒霉,一个低层书生,又怎么能改变国家的制度呢。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在新制度的左右下,一月之后,家里又有近百贯的进账,于嘉也没有多上火。
清早,阳光明媚。
满新雨挽着于嘉胳膊,柔声说:“官人,自从端午祭后,你就没去县府书房读书了,夕阳里已经步入正轨了,你该过去看看了。”
知县也派人过来看了两回,为了安慰百姓,消除对山匪的恐惧,同吴波也亲自来了一趟。
其次,为了让于嘉主持恢复夕阳里,江平也同意于嘉一月不去读书,而今日,正是他该去县府书房的日子。
于嘉俯身,听了听满新雨的肚子,柔声说:“娘子,我走了之后,你不要干活,别累到自己,也别累到孩子。”
嗯嗯!
满新雨幸福的点了点头。
要说一个人的命啊,真的就算不准,就在去年的时候,她还以为自己只有给别人当丫鬟的命了,毕竟,当小妾都没人要呢。
可谁又能料到,嫁了一个这么好的人?
“官人放心,太和先生前几日来看过,说胎相很稳,估计再有两个月就生了,这个时候,我肯定要保护好自己的。”
于嘉起身,亲了满新雨一口,这才穿好衣服下楼,翻身上马,离开了夕阳里。
县府书房后门,其他学子,早早便聚集在了此处。
“大郎来了!”
见到于嘉牵马走来,李刚、卢文和方卓航,还有其他的学子们,也都上前问着好。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