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三农是个大文章(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严叔说,“回不来。”
赵斌说,“那不是没人种地了吗?”
严叔说,“是啊,有些人愿意出钱请人种,也有的转租给别人,极少数的干脆直接就荒废了。”
赵斌惊讶道,“荒废?南方可是粮食主产区,鱼米之乡,寸土寸金,荒废了不是很浪费吗?”
二叔看着严叔,“也就两三户吧?”
严叔点点头,“三户,这三户有点难搞,自己不种,又不愿意出钱,也不让别人种。”
二叔说,“不是说荒废两年以上的,集体有权收回吗?”
赵斌严肃道,“荒废基本农田是违法的,很多农户可能都不知道,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他们明白荒废农田的危害。多做做工作,引导他们进行土地流转,同时,在农业税和农业补助方面做些文章,土地荒废第二年不再享受农业补助。”
严叔说,“现在的问题是,大家都知道种地不赚钱,没多少人愿意接手。农忙季节外地有些人来,愿意帮着收割播种,但仅此而已,忙完他们拿钱走人,平时的灌溉维护还是需要人。”
赵斌问道,“我听劲松说您想过要搞新农村建设,除了住房集中,整治环境,经济展方面有哪些想法?”
严叔苦笑一下,说,“我们当时请人弄的方案不仅仅是住房统一规划建设,更主要的是想建立新型合作社。”
赵斌感到很惊讶,新型农业合作社目前可是刚刚开始有人提出理论,真正实践的不多,问道,“具体准备怎么做?”
严叔说,“我们设想采取三种不同的形式,一是组建独资或者合资的农业企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二是培育家庭农场或者叫种养殖大户,三是建立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
赵斌赞许道,“这是很好的想法啊,怎么没有付诸实施呢?”
杨劲松的父亲插话说,“老严可是动了心思的,当时小五还联系了省市农业专家来专门待了几天,可认真了。村民也都兴致很高,后来报到县里没下文,老百姓一下子就泄气了。”
赵斌问道,“知道是哪个部门卡的吗?”
小五说,“主要是农业局和改委。”
赵斌追问,“有解释什么原因吗?”
小五说,“主要还是对新型合作社不了解,担心又回到以前的生产队模式。”
赵斌摇摇头,“那是对农业的现状和展趋势没有做深入的研究。”
心里想,一个村支书尚且都有这种眼界和格局,而我们的主管部门却因为不懂就把方案束之高阁,自己没有创新精神,还不让下面探索实践,这是严重的官僚主义。
杨劲松说,“当时弄方案的时候,有几个去外地做工程的老板都表示愿意回来,带领大家一起做,可是县里不表态,下面也不敢贸然行事。”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