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官场情缘陈蕙兰最新章节更新内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三农是个大文章(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赵斌喃喃道,“我们一些政府官员思想不够解放,很难接受新鲜事物。”

杨劲松说,“别的地方我不清楚,但方庄镇,有山有水有人才,各村都有各村的特色,因地制宜规划好,还是大有可为的。”

赵斌点点头,然后看向李祥贵,“李镇长,其他村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李祥贵如实说,“有,前两年我们有个江州农大的毕业生回来也提出过类似的想法,找到我,我跟他说,只要他愿意回来,我帮他争取扶持政策,并且可能的话,让他担任村主任,但镇里主要领导听了汇报后,直接就否了。”

赵斌接着问,“这个小伙子现在在哪儿?”

李祥贵说,“后来寒了心,去了江州农科院。”

赵斌沉声道,“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个大文章,只有三农问题解决好了,农业展起来了,我国的经济展基础才能稳固。”

“我们很多领导干部一谈到经济展,眼光就盯着城市,重点放在工业,重工轻农的现象十分严重。”

杨劲松说,“不仅仅是决策者的思路,实际上我们很多经济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对三农都没有足够的支持,使得农业企业也好,合作社也罢,展过程中会有很多现实的困难和问题。”

赵斌一愣,看着杨劲松,心想,这家伙不只是懂医术,对经济方面也挺有研究嘛,故意考验他,“比如?”

杨劲松说,“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条件设置相对过高、融资程序、手续繁琐,但种养大户,新型合作社或者农业企业等经济主体抵押资产和其他信用条件不足,银行不愿贷款或为其融资。即使获得了贷款,但是获得的贷款额度往往也不足以满足其预期需要的规模。”

赵斌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杨劲松,点点头,“金融机构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信息不对称,当然,我们的商业银行属于国有银行,市场化程度不高。”

杨劲松说,“也是官僚机构,天然的对农村、农民存在偏见,认为农村的房子、土地不值钱,担心农民的偿付能力。只做锦上添花的事,谁会雪中送炭。”

赵斌看着李祥贵说,“李镇长,交给你一个任务,好好研究一下严书记他们的方案,看看真正实施起来会遇到哪些问题,其中哪些是需要政府支持的?哪些是需要运用外部资源解决的?现行政策哪些需要调整?在此基础上,看看其他村有没有愿意试行的?找两到三个村进行试点。”

“改革展重要的一点是要创新,创新思维创新模式,其中思维是前提,所谓思路决定出路。”

“我提几点意见,一是,不管什么方案,一定要立足于现实,因地制宜,有很强的操作性,方案可以不完善,但不能不切实际。二是,可以争取政策支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凡事等靠要就啥也做不成。三是,要力争全面协调展,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展的同时,注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居住、生活服务、医疗、养老和教育等等,逐步改善农村的生活和生态环境。最后就是,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要提高科技含量,培养新型的有文化的职业化农民。我相信,通过我们农村的展,很多人都会愿意回归到农业生产中来,哪怕收入比起外面低一点,家门口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谁愿意背井离乡?”

李祥贵表态道,“书记,我一定抓紧落实。”

严叔说,“李镇长,试点把我们村算一个。”

李祥贵说,“这是肯定的,严书记的想法很有远见,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取得理想的结果。”

赵斌看着严叔,说,“严书记,你回头把你们的方案给我一份看看。”

严叔很高兴,搁置几年了现在终于有了希望,立即说,“我下午就给您送过来。”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