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一点芳心在娇眼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9章 寒山一带伤心碧(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不,这左丞之职是由省府的员外郎汪骥升任。孙知之只是来宣诏和提走张榜进京审讯的。”

“这汪骥年纪轻轻,就是二品大员了,又是大人您提携的吧!”

汪寿昌没有作答,只是捋须而笑。

柳好好不满地说道:“就知道提拔自己家的人,完哲笃的事儿,我都跟你说过多少回了,至今还不给他个一官半职的。汪骥给了你两瓶酒,你就让他做二品大员,哼,你也太…太……”

“太怎么了?”

本来想说“太腐败了”

,柳好好马上改口道,“太有能量了。”

“知道了吧,虽然老朽早已不在陕西任上了,但陕西的事儿,我说句话还是管用的。”

柳好好嘟囔道:“说话管用也不能做得太过了吧!不能光提拔你自己家的人……”

“好好啊!这你就说错了——先,汪骥虽然也姓汪,但是,我和他八竿子都抡不上。他是地地道道的汉人,而我是汪古族,色目人[2]。让他就任陕西左丞,主要是他在这次救灾中的表现。”

“什么表现?完盛给你抓了五千多叛匪,功劳不比他小吧!关键是人家也姓汪,你见着姓汪的,就有好感。”

汪寿昌让柳好好的一番歪理逗笑了:“你呀你,要不,你也姓汪?”

“我哪能捞着姓汪呢!俺又没有一个姓汪的好爹……”

“你嫁给我,不就姓了汪?”

“你想什么呢!”

一提这事儿,柳好好就不高兴。

看到柳好好满脸地不悦,汪寿昌马上正经起来,说道:“关键是,完哲笃只是个举人,就是中了状元,也就是个从六品的品阶,你让我怎么安排他的职位?这不,汪骥一升任左丞,他倒出来的员外郎的位置,正好是从六品,给完哲笃就任,如何?”

柳好好一听,迅转过身来问:“真的?”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这不,钦差来陕西,经过河中府,会先去普救寺里宣诏完哲笃的。”

柳好好惊叫了一声,道:“坏了,完哲笃回成都了。”

“回成都了,他回成都干嘛?”

“虞大人认他做了义子,他回成都给虞大人看‘寿坟’去了。”

“回家多长时间了?”

“我们来陕西不几天,虞夫人就被打他回了老家。要不,我先回成都,告诉完哲笃赶快回河中府接旨?”

“这哪来得及啊,你俩来回得走半个月。”

“怎会走半个月,也就六七天吧,我回家就不回来了。”

“你怎么不会算账呢,你回去六七天,完哲笃回来也不得六七天吗?等他到了普救寺,半个月就过去,那不黄花菜都凉了。我估计,钦差七天内准到。好好呀,你这样,你先给完哲笃写封鸡毛信[3],鸡毛信顶多两天就到了,你让他赶快去河中府接旨。”

柳好好便找来了信笺,写好了书信,先让汪寿昌过目。

汪寿昌看过信后,说:“你让展侍卫赶快送往驿站,告诉他,让驿丞粘上三根鸡毛。”

柳好好出了办公室,找地方又写了个小便条塞进了信封,找到了展侍卫,把信交给了他。

【二】《汉宫曲》韩翃。诗

绣幕珊瑚钩,春开翡翠楼;

深情不肯道,娇倚钿箜篌。

回到仁寿的完胜,先去虞集的老茔查看了寿坟,见虞集的坟墓早已修好,便回到家里忙自己的事儿去了。

他要为虞美盼修一座高楼,准备明春结婚用。他找来了瓦匠,买来了材料,又按照汉人的风俗查好了日子,便动起工来。

母亲走进了书房,看见儿子在给绣楼题匾额呢,只见宣纸上写着三个“翡翠楼”

的楷书大字,便笑道:“这媳妇还没有娶进门,便忙着修建‘女儿楼’?再说了,你怎知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我可想抱大胖孙子呢……”

完盛说:“额吉[妈妈],我这可不是女儿楼,这是为我师妹修建的婚房。我要给她一份惊喜,您可知,师妹可喜欢住高楼了。我可以想象得到,等她住进了这翡翠楼,在里面弹着箜篌,一定很美……”

“你怎么知道美盼喜欢住高楼?”

“我打一见到小师妹,她就住在高楼里。”

母亲笑道:“额吉也是汉人,额吉从小也住绣楼。可我们并不是喜欢住在高楼里,而是我们汉家女人,在出家之前是出不了这幢牢笼的。”

“哦,是这样啊,那我这不白费劲了。”

“把它修好了吧,等以后,你总用得着的……”

这时,郭靖带着一名驿使急匆匆地来到了中堂。

完盛签收了鸡毛信,急忙打开了书信,抽出了信笺。有张小便条被带了出来,掉在了地上。郭靖立马捡了起来,交给了主人。

完盛看完了书信,一拍大腿,高兴道:“真是有福之人不用忙,想什么来什么。岳母让我考进士……你说,这还用考吗?我不用进京,汪大人就送了个状元给我……不,准确地说,是柳好好给我的……”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