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出殡(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所谓的“开新山”
,其实就挖墓穴。按照当地的习俗,棺椁没有到达福地之前,不能动土。
姥姥昨天刚刚往生,阴阳先生就带着三叔他们几个叔伯趁夜来过,在她身前选好的福地上插着一根绑着红绳的竹竿。
插竹竿别看简单,其实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地方必须确定准确,不能这里插一下,觉得不对,然后又在另一地方插一下。因为每插一下,就是一个“新山”
地址的确认。也就是说,那里就是一个墓穴,而且墓穴在七日之内必须埋下一位往生者。
姥姥曾经跟我说过,以前有一位阴阳先生,能力很好,就是有一个贪杯的坏毛病。有一次,带着人在福地上插竹竿前,他多喝了两杯,还没到地方就手抖,竹竿没拿好,戳在地上,留下一个小坑,当时也没在意,竹竿拿起来继续走,到了福地插稳竹竿就已经是第二次了。
那次开“新山”
的过程很顺利,没出什么事情。可第三天,跟着这个阴阳先生一起去插竹竿的一个汉子莫名其妙发病,身上时冷时热,水米不进,找医生来也瞧不出什么毛病,眼看着到了第五天就要咽气了,那家人没办法,找了阴阳先生去看。
那先生一看汉子的脸色,再掐指一算,脸色都变了。当时什么都没说,转头就走。先是到他误插过一次竹竿的地方留下标记,然后回到家洗漱干净,穿上寿衣,把家人全部叫到身边。交代他死后不用停灵,连夜把棺材葬在标记过的地方,说完躺到棺材里就去了。
阴阳先生下葬的日子是第六天,几乎是棺材刚刚落在墓穴里,那个莫名发病的汉子又莫名的好了。
姥姥说,阴阳先生是用自己填了那个墓穴,否则躺在里面的就得是那个汉子了。
当时老人的表情很唏嘘。我问过,用至阳线能不能解决这种问题。她摇头,摸着我的脑袋说,至阳线也不是万能的,阴阳法则非到万不得已不能破,破坏法则的人不仅折损阳寿,而且还会引起祸端。
她还告诉我,能力再好也不能托大,必须胆大心细,心态平和,手脚稳重。
那句话一直被我记到今天。
其次,竹竿必须要插得深,墓穴被挖好之前,竹竿不能倒。竹竿倒了,就是山神土地不愿意接受并庇护着往生者,不能在此处安葬!
听说几十年前有个年轻的时候做过土匪的人下葬,福地选好,竹竿也插得很深很顺利,可挖墓穴的时候,竹竿却在中间折断了。
阴阳先生说不能在那里下葬,可死者家人不信这个邪,好赖不听的在那里安葬了死者。后来家里祸事不短,直到把坟迁了,才平息下来,可那时候家里已经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了。
诸如此类的出殡和下葬习俗讲究很多,都是姥姥生前告诉我的。
现在这个把这些当故事讲给我听的人却要下葬了。
墓穴挖好,阴阳先生吟唱着神秘的歌谣,然后把竹竿抽出,棺材被缓缓安放在墓穴里。
我恭恭敬敬的把神位安放在棺木的正上方,第一捧土洒在棺木上,我的眼泪也再次掉落下来。
周围已经是哭声一片。
*
回到小院已经天色大亮,累了一夜的村民们吃了白宴,纷纷告辞。
石头他们想留下来陪陪我,我知道他们的好意,但丧者之家出殡七日内不宜待客,所以我拒接了。
母亲精神很差,我让她回房休息,主动承担了整理姥姥遗物的工作。
姥姥一生清贫,留下的东西很多,但都不值钱,可每一样东西对我来说就是一段回忆,抚摸好几遍才恋恋不舍的整理归纳到一边,一直到天黑,才整理出一小半。
就着白宴的剩菜随便吃了晚饭,坐在因为少了熟悉的气息而显得空荡荡的屋子里,我抱着姥姥的枕头,不知道怎么就歪着睡着了。
太累的时候反而睡不好,我就觉得自己一直在半睡半醒之间,乱糟糟的梦境里还能听到山脚下村民聚居区里时不时响起的狗叫声。
窗口处突然传来“咣当”
一声。
夏天闷热,山村里当然没空调,所以窗户都开着。姥姥的窗口是老式木框,窗扇向外打开,用铁扣子固定住。如果不是铁扣被碰落,窗扇是不会碰撞在墙上发出这种声音的。
喊了一声。“是谁?”
接着睁开眼睛,窗口边黑影一闪而过,很快。
可再快也没有我的眼睛快,我分明看到那是姥姥熟悉的身形,她的身上甚至还穿着那身亮黑色的寿衣。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